
日前,在杭州出现的共享豪车平台赚足眼球,在平台推广阶段,几十元就可开着宾利慕尚、法拉利458等豪车出街,确实很诱人,也让共享汽车概念再次引起人们热议。当然业界对此同样褒贬不一。@快科技表示,共享豪车平台可满足一些人的豪车梦。@电商君则表示,共享豪车恐怕噱头大于实际意义。算一下购车成本、3-5年的折旧成本,再加上保养、调度等成本,现在的收费体系能否实现盈利,值得怀疑。
不论共享超豪车一事能否能够持续运营,它都再次炒热了共享汽车概念。事实上,近期的共享宝马、共享奥迪已经引起网友热议。在共享汽车“温吞”前行几年后,国家也在日前公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共享宝马、共享奥迪以及共享超豪车的接踵而至,共享概念渐进普及入消费者生活,共享汽车或进入其行业发展新阶段。当然,即使有政策护航,汽车分时租赁仍有痛点待解。而这些,或正是汽车分时租赁战争“大戏”的序曲与伏笔。
各路资本入局 共享汽车或临“巨头之争”
@新华社表示,这次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对共享汽车的支持以及鼓励,把共享汽车推到一个新的风口。艾媒咨询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92.8亿元。
@电动汽车第一资讯也表示,交通部和住建部下文力挺共享汽车,更意味着共享汽车的发展必将跨入新的纪元,彻底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目前,国内各个一线城市基本都有共享汽车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能够提供共享汽车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包括首汽集团旗下的GoFun、TOGO途歌、Car2go、EZZY、戴姆勒Car2Share等。
@蓝鲸TMT表示,在二级市场上,与共享汽车相关的个股也有不少。万安科技、纳川股份、力帆股份、海马汽车、庞大集团、中路股份、上汽集团、得润电子、中电鑫龙等上市企业均涉足其中,在共享汽车领域有所布局。
@速途网进一步表示,《指导意见》的颁布,会对未来的“巨头之争”产生深远影响。可以预见,在共享汽车领域,腾讯以及阿里巴巴的大资本介入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专注于AI和无人驾驶的百度是否会有惊人之举,也值得期待。BAT在共享汽车领域的动作,大车企(比亚迪等)和国家队(首汽等)如何与之竞争,都是未来共享汽车领域的看点。

豪车共享助市场培育 共享汽车趋于规模化发展
共享汽车并不是新生事物,但近期借着共享豪车、共享宝马和奥迪等话题,也引起普通消费者广泛关注。当然,@Business Car表示,真正的共享汽车模式当然不应该是纯粹傍风口搞噱头,而是能够真正地为普通人生活带来便利、解决日常用车时存在的一些痛点。
@汽车商业评论指出,分时租赁有三类不同发展逻辑,第一类为规模扩张型发展思路,通过资源和布点快速占领公众消费品市场,比如首汽gofun和EVCARD;第二类是商业化运营发展思路,不追求迅速的规模扩张,希望磨炼产品运营优势取得相对市场占有率,比如戴姆勒的car2share和乐视零派乐享。第三类是市场需求型发展思路,针对景区、物流、园区等差异化市场,提供专业的分时租赁服务。
据Analysys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中国分时租赁市场活跃用户已达206.33万,环比增长10.53%,消费者对共享汽车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对于分时租赁平台的竞争力,@汽车商业评论进一步表示,资源整合能力、运营管控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市场销售能力和品牌宣传能力,构成了分时租赁平台最主要的竞争“五力”。
另外,线下运维是制约共享汽车数量增加的因素之一。目前,也有新能源分时租赁平台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达成合作,希望能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创新技术,提升车辆运营效率。
三大难题待解 国家政策或为其铺路
@蓝鲸TMT表示,共享汽车想达到更高的普及率还需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成本问题,包括整车采购成本、停车费、电费或燃油费、保险费用、运营人员成本等部分。第二是盈利问题,在成本高企、订单收入偏低的双重作用下,盈利难成了共享汽车的一大痛点。第三是管理问题,用户既有伪造驾照、故意破坏车辆的情况,又有租到坏车的可能。
@Analysys易观分析还认为,目前分时租赁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包括:一、二线城市停车位资源缺乏,用户停车不便,同时运营企业停车位费用高昂,加剧企业运营成本;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加剧线下运营压力。
在国家层面,2017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分时租赁新业态发展,合理确定分时租赁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
而对于线下运营和停车难等问题,依据《指导意见》,国家表示将对分时租赁业务涉及到的停车位、运营车辆、续能设施等配套设施进行扶持,提出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同时,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开展分时租赁,并在充电基础设施配套上给予扶持。
@Analysys易观分析表示,指导意见对车辆停放、充电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扶持,有利于进一步缓解运营企业在相关配套设施上的压力。

事实上,《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在“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以及“鼓励探索通过优惠城市路内停车费等措施”等两大鼓励机制。同时表示要解决因停车位不足产生的乱停乱放问题,需要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监测,建立违章用户信用档案。同时也呼吁管理部门盘活利用率低的停车位资源,开放给共享汽车平台。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共享汽车或真的迎来其规模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