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7月爆发现代进口经销商“集体反水”的事件以来,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由于现代进口车经销商数目相对较少,该事件并未获得业内的足够重视,因此,双方的谈判交涉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近期业内有消息透露,现代汽车的进口车渠道将在2017年1月份全面关停,现代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现代中国”)届时将解散现代进口销售部和市场部。
虽说现代汽车的进口车渠道影响力甚微,但是此举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应,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奥迪经销商集体抗议维权成功之后,多少能够感受到奥迪对于现有渠道的重视,而现代中国的此举似乎有些“破罐破摔”的意味。
有接近现代中国的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代(中国)近期确会有战略性的调整,但并不会影响到目前进口车的销售和售后等工作。有关现代进口车业务将并入北京现代渠道的说法,北京现代公关科科长常亮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北京现代尚未接到进口现代销售渠道将全部并入北京现代经销商网络的讯息。
有业内评论指出,无论现代中国的战略怎样调整,妥善处理好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关系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所在。
新胜达国产成导火索
在北京现代过去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当中,现代汽车在华的进口车业务几乎被淹没在了国产车型之中,而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将进口车销售主力的产品新胜达,由进口车渠道转为北京现代生产,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有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2012年新胜达车型由北京现代进行生产之后,现代进口车渠道后续再无主力车型推出,而新胜达此前销量占据了现代进口车渠道80%以上的份额,因此,现代进口车经销商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同时出现严重亏损。
根据现代汽车进口经销商的描述,自2014年起被现代中国劝退的经销商退网超过50%,而且2016年起,现代中国不再接收经销商订单,不提供符合中国市场政策要求的国五排放标准的车型,导致中国经销商无车可卖。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了广东地区现代汽车某进口经销商,现场到店看车的消费者很少,销售人员也不多。有销售人员陈先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胜达国产之后,目前现代进口车只有捷恩斯、格锐和飞思三款车型销售,销量最好的飞思由于定位过于小众,销量也难以提升”。
对于经销商与现代中国的矛盾,陈先生表示有所耳闻并给予了默认,但实际情况要相对复杂,除了新胜达国产之后缺乏重磅车型之外,现代进口车的品牌力一直上不去也是一个影响发展的因素,加上此前天津港的爆炸和韩国现代企业的罢工,一方面让经销商不愿提车,另一方面则是这个阶段无车可提。
时代周报记者多方查询发现,自2012年新胜达开始国产至今,现代汽车进口车业务发生剧烈的萎缩,2012年尚有2.8万辆的销量;2013年下滑至1.7万辆;2014年继续滑落至1.3万辆;到2015年仅为6500辆,2016年的计划进口配额只有7500辆,根据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销量尚不足2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