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资本云政经快讯

人民币大波动:投资者如何选择“避风港”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量:2293
/
  外汇交易员遭遇“惊魂一役”

  1月3日,中国市场迎来了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小A是香港一家投资机构的外汇交易员,他早起便发现“外管局严格换汇政策”的新闻铺天盖地地占据了各大财经网站头条。小A隐隐预感,人民币汇率或许将是这周的主题。

  很快,1月4日—5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USDCNH)快速上升,1月4日连破10大关口,1月5日升破6.8关口,最高达到6.7824。离岸人民币的年度暴涨大戏出人意料地拉开了序幕。小A叫苦不迭。手持大量人民币空头头寸的他,连续接到经纪商发出的追缴保证金的通知:若保证金不能在当日下午及时到账,他的仓位将被强平。

  强平,又称强制平仓,是指当交易所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或者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时,或者会员、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而实行强制平仓。

  “这显然是一次多头逼空。”小A事后感慨地说。

  逼空,英文专业名词叫Short Squeeze,意思是在市场空头仓位比例较高,但由于标的价格飙涨,导致没有人借标的给空头,空头强行平仓,推动标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在流动性充足的人民币市场,这一现象与“操纵论”中“逼仓”有着根本区别。

  来不及书面报告,小A及时向公司相关负责人电话反映了他所面临的紧急形势,公司决策人员研究后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小A保住了手中的人民币空头头寸。1月6日,离岸、在岸人民币均出现不同程度走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较此前高点回吐800多点涨幅。小A舒了一口气,为平安度过交易生涯中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而感到侥幸。

  小A在上周与同行频繁的联系中得知,这次空头踩踏行情中,好几个同行被“打爆”了。而就在去年,他们还是最得意的盟友。

  统计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20年以来的最大贬值幅度,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达到6.5%。空头小A正憧憬着丰厚年终奖的当口,一盆“冷水”泼了下来:上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USDCNH)快速上升,1月4日、5日两天,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从6.96冲至最高6.78位置,连破18道关口,涨幅超过2.5%,即使在1月6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回落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仍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调高639BP。

  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这一次空头遭到“血洗”,与此前空头对人民币贬值预期押注太多太久不无关系。离岸人民币大幅反弹背后,既有央行的“有形之手”,更有市场的“无形之手”。

  离岸人民币(CNH),是相对在岸人民币(CNY)而言,在中国境外进行交易的人民币,不受中国货币当局管制;而后者则是在中国市场上发行流通的人民币,受中国管理;通俗讲,就是在香港用美元换人民币的汇率。香港是目前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

  人民币空头集结号,在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改后开始吹响,俗称“8·11汇改”。但中国央行可以通过两大途径进行预期管理。一是在外汇市场买入人民币、抛售美元,拉升汇率、减小汇差,减轻贬值压力;二是收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抬高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空头做空成本)。

  去年年底,许多境外机构预计人民币将在2017年继续贬值,但眼下来看,这块蛋糕却没那么“好吃”。“也许猜对了结果,但今年将有更多人死在过程里。”小A道。

  就在上周五,空头大反扑中1%的跌幅似乎声势浩大,但多头并未被“唬住”,1月6日香港离岸人民币隔夜Hibor暴涨2299.8个基点至61.333%,接近一年前最高点,加紧逼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