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资本云政经快讯

人民日报谈南京假银行吸储4亿:融资需求催生犯罪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7-01-06 阅读量:2179
假银行南京盟信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外景。资料图片 

假银行南京盟信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外景。资料图片

  在南京,有一家“盟信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在营业场所、存款流程、手续等方面都与正规银行一模一样,还向443名群众吸收存款4.23亿余元。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是一个没有国家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手续的假银行。

  日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桩“假银行案”二审宣判,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曾某和何某某有期徒刑九年、九年半。

  柜台保安存款单,假银行有真样子

  根据南京盟信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资料,盟信合作社于2012年5月注册成立,业务范围是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经济、技术、信息咨询服务。2013年1月,业务范围变更为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经济信息咨询。该合作社不具备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

  记者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13年1月23日起,被告人曾某担任盟信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被告人曾某、何某某经商议,以支付10%—15%高额贴息为诱惑,以合作社作为平台,使用存款单对外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在此期间,何某某等人通过微信群、QQ群、发放宣传单、口口相传等方式对外宣传盟信合作社高息吸储的信息,向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

  这家假银行到底是怎样运行的呢?

  曾在一家担保公司上班、后加入盟信信用社的李某甲回忆说,自己第一次来盟信,看到门口写着“南京盟信经济合作社”,一进去就会看到3个服务窗口,墙上还有电子屏,上面显示存款利率之类的内容,很像一家银行。而当与曾某谈到业务时,曾某表示没有金融许可证。

  李某甲介绍说,何某某原来在银行上过班,对银行业务比较熟悉,他也教盟信的工作人员按照银行的标准去做。准备装修时,他要求将新地点装修成银行的样子,要有柜台、叫号机、保安,要求员工接待客户时要像银行工作人员一样,将原来的股金单变为存款单等。

  “来存款的人会问我们盟信合作社的性质及经营范围、注册资金等问题,我们都委婉地回答不知道,证件在老板那里,问我们盟信合作社是不是银行,我们都回答合作社跟银行差不多。这样的回答都是何总跟我们讲的。”合作社员工小宋坦言,2013年盟信合作社存款业务开始增多,何某某等人讲,如果客户问及盟信合作社的性质等问题,要么回答不知道,要么含糊地回答和银行一样。

  在这样的“包装”下,超过一年半的时间中,不断有社会公众上当受骗。经查,被告人曾某、何某某共计向443名社会公众吸收资金4.23亿余元,实际造成131名社会公众损失1.49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