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资本云政经快讯

储蓄“搬家”之不同年龄段居民“投资论”:20岁试水 30岁求稳 40岁激进

发布时间:2020-12-28 阅读量:2178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昌校宇

你爱投资吗?有人认为“今朝有钱今朝花”,有人认为“若要生活好,勤奋、节俭、储蓄三件宝”,在“月光族”和“存钱党”之外其实还存在另一个群体——“投资达人”。

  12月22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会和党委(扩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其中,“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被定为证监会系统明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与我国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升直接融资占比的政策方向相一致,证监会本次表态意味着未来相关政策措施将陆续落地,居民储蓄转移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将成为必然趋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资本市场在支持新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借助资本市场渠道大量流向实体经济中的新经济领域,一方面能够为新经济崛起提供充足的融资支持,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新经济的高速成长也能为居民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有助于扩大内需,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监管层今年以来至少2次表态促进居民储蓄“搬家”。那么,各年龄段的居民更热衷于投资还是更倾向于储蓄?距离2021年仅剩3天,热衷于投资的居民明年又有何计划?记者12月27日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身边经常有朋友建议我学习投资理财,由于手头资金有限,作为‘小白’的我只拿出了1000元来‘试水’”。今年刚本科毕业的蒙蒙(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10月份她在支付宝APP上购入一款封闭期为18个月的中高风险的基金产品,截至目前已累计收益32.95元,尝到“甜头”她准备再增加投资金额。

  今年刚到一家金融行业公司工作的“80末”常女士受环境影响,投资意愿和投资信心明显增强。她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现在基本上银行卡里只预留1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其余资金全部用来投资,主要购买国债逆回购、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等”。谈话间,常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今年6月初在某商业银行APP购买的两款限额均为5万元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手机页面显示,两款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在3.3%以上。常女士表示,她是稳健型投资者,“虽然投资回报不高,但还是比银行活期存款利息高很多,明年会关注收益率相对高一些的理财产品”。

  而与常女士年龄相仿的任先生则更喜欢购买中高风险的基金产品。据任先生介绍,他的资金配置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将少量资金存入银行卡中,主要用于日常消费,另一部分将剩余资金几乎全额放入支付宝内以购买基金,“我目前购入了7万元的中高风险基金产品,另有3万元放入余额宝中用于仓位调整。我个人比较偏好消费和医疗概念的基金产品,因为我觉得从长期来看,其风险较低,收益尚可,目前行情也不错,我购入两个月就已有几千元的盈利。”

  谈到明年的投资计划,任先生表示,“我会继续持有当前基金产品,同时打算每月再定投一部分,逢低补仓。由于工作原因,我没时间一直盯着股市,所以暂时不会考虑炒股,计划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相关基金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着手挑选优质基金”。

  已有20年工龄的郝女士的投资方式则以基金产品和股票为主,据她介绍,基金产品均在某国有银行官网购入,其中包含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中高风险的混合型基金,另外每月还会拿出几千元去定投基金,作为孩子的教育金。“目前来看,基金产品的整体收益不错,累计收益率在16%左右,同时我今年股票的投资收益也很不错。我好看中国经济,明年会继续增加对股票的投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四五线城市的退休人员中多数人投资理念比较保守,还是以银行储蓄为主,以抵御家中需要用钱的突发状况。

  据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0.4%,比上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6.1%,比上季度上升2.3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7.5%、24.4%和16.9%。

  谈及今后应从哪些方面推动居民储蓄“搬家”的动力?董忠云表示,第一,只有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具有较强的财富效应,令投资者能够从投资中分享经济成长的红利,才能吸引居民储蓄主动向资本市场汇聚。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自身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和教育工作。第二,要完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激励,促进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投资服务能力。如通过考核、评级等机制的改革,引导和鼓励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不断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并更加注重长期投资。第三,要坚持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只有压低投资房产的预期收益率,才能促进居民在资产配置中逐步降低房地产的比重,促进资金转向支持资本市场。同时,应确保资管新规的顺利过渡,坚持打破刚兑的大方向。大量高收益刚兑产品造成了市场风险定价的扭曲,在打破刚兑的趋势下,权益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会逐渐凸显,对更多资金形成吸引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