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海外闽商福建闽商

【读书会】“读华侨 读闽都”系列读书会第十站——汪树无调研员从宏观角度介绍中国的华侨史

发布时间:2024-07-17 阅读量:2781 来源:闽商网

2024年7月14日下午,“读华侨 读闽都”系列读书会第十期活动在福州榕城商贸中心元泰图书馆举办。特邀福州市侨联党组成员、资深侨务工作者汪树无调研员作客“读华侨 读闽都”,介绍福州地区近代华侨出国情况和部分代表人士。7月的福州骄阳如火,午后的福州更似一盆巨大的火炉。但这并没影响参会嘉宾们的热情,共来了30余位读者,让图书馆瞬间高朋满座。读书会由林臻斌老师主持。活动开始前在现场展示了福文化推广大使李贵明老师赠送给主办方的“情系桑梓,代有传承”“马上有福”两幅墨宝!



读书会伊始,首先由福建元泰茶业公司魏文生董事长致欢迎词,他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还特别高兴收到省侨联陈式海主席的留言:“魏总,你这个活动很有情怀,你做的这件事是好事。另外,根据你的申请,可以把这些介绍华侨人物的文章,拿到省侨联《八闽侨声》杂志去刊登。待印出来后,可以在你们那里摆一点!”在今天这特别的日子,能听到娘家大家长的福音,特别地开心!



随后进入读书会正式环节,汪树无调研员先从宏观角度,分几个部分介绍中国的华侨史是从南宋开始,在世界大航海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再说到明清时期,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以及侨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贡献。



汪树无调研员




福州近代侨界五位代表人士 


汪调研员着重介绍了福州地区不同时期的五位侨界代表性人士。


第一位:明末从菲律宾引进番薯的华侨陈振龙(约1543年—1619年),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他在乡试不第后,厌倦科举,便弃儒从商。后随众商人到当时西班牙殖民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在当地陈振龙发现有种食物叫朱薯,它耐旱、易活、高产,而且生熟都可食。遂学习这植物种植法,并出资购买薯种。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陈振龙不顾西班牙政府禁令,偷偷将薯藤绞入木船吸水绳中,避过出境检查,经七昼夜航行回到福州。是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陈振龙试种朱薯成功,巡抚金学曾传令闽省内遍植,以解决闽人缺粮问题。闽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朱薯改称金薯,因其由外国引进,又称番薯。后来陈振龙后代又传种到浙江、山东、台湾等地,成为中国粮食作物的一个重要品种。1834年也是清道光十四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了“先薯祠”,以此来纪念陈振龙侨贤这一不朽的功绩。



  陈振龙雕像



位于福州乌山上的先薯亭与先薯亭碑记(以此纪念陈振龙、金学曾)


第二位:明末清初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经义和带去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福清籍隐元禅师。2015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还特别指出:“我在福建省工作时,就知道17世纪中国名僧隐元大师东渡日本的故事。在日本期间,隐元大师不仅传播了佛学经义,还带去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对日本江户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左:福清黄檗寺;右:日本黄檗寺


第三位:闽清籍华侨领袖黄乃裳(1849年~1924年),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带着福州十邑同乡在砂拉越开垦“新福州垦场”。“新福州”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诗巫。至今,诗巫华侨华人仍然尊他为“港主”。他一生克勤克俭、抱持利他主义,孜孜不倦探索强国富民的真理。他自筹资金创办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在家乡闽清创建各类学校34所,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他的爱国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代。大女婿林文庆是厦大任职17年的校长;二女婿伍连德是战胜东北鼠疫的大功臣。



左:黄乃裳画像;右:创办的《福报》


第四位:创建香格里拉品牌和金龙鱼品牌原籍福州仓山的侨胞郭鹤年家族。在郭鹤年母亲郑格如的安排下,郭鹤年掌舵郭氏家族企业,披荆斩棘,高歌猛进,渗透到世界各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书写了福州乡亲的海外传奇。



左:郭鹤年先生;右:他的北京国贸大厦


第五位:从童养媳到玻利维亚驻广州总领事的传奇女性——原籍福州仓山的黄依娇。她是玻利维亚华裔女外交家, 曾任玻利维亚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她对玻利维亚与台湾断交,同中人民共和国建交,发展中玻友谊,作出了卓越贡献。黄依娇历经沧桑而自强不息,人生极富传奇色彩。



黄依娇女士



 从左到右为:王艳、黄依娇、梁慧君(当年市侨办副主任) 


随后读书会进入分享环节。



台江区侨联林青芳主席表示,读书会是以文会友的好方式,汪树无调研员深入浅出的讲解极大地提升了她的华侨知识储备。作为隐元禅师的族人,她深知老华侨的艰苦与在海外打拼的不易。这些华侨对祖国的特殊情感,他们出国其实更爱国,都希望祖国更强大,他们在国外就不会受欺负。台江区侨联在南公园琉球馆附近设有一个“台江区侨界人士联络点”,欢迎大家来交流和现场教学,也可以来深究一下台江当时与琉球是什么样的关系。



 台江区侨联林青芳主席   


福州市侨联组建部陈彬部长说,很难得魏总把这么多对华侨、对侨界有兴趣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今天这么热的天气还来了这么多人。不知不觉间魏总的读书会已经办了十期,今天还特别请了汪调来授课,汪调对华侨的历史研究很深,我们平时在工作中都有向汪调学习和请教,未来我们还要多加强华侨知识的学习,更努力做好侨务工作。  



市侨联组建部陈彬部长 


福州市侨联信息中心唐宜主任表示,今天听了汪树无调研员的分享让她收获颇丰,同时也很感谢魏文生董事长搭建了宣传华侨故事及精神的良好平台。  



市侨联信息中心唐宜主任 


仓山区侨联王铮主任科员表示,感谢汪树无调研员的精彩分享,让他受益匪浅,汪调今天也宣传、弘扬了福州仓山籍两位华侨郭鹤年、黄依娇的不俗事迹。希望仓山侨联未来能多与大家开展合作。



  仓山区侨联王铮主任科员


 闽江学院经管院许雪峰书记表示,第一次来参加这样读书会,听了汪老师内容很丰富,又很有见地的分享。感觉很新奇、感动。现在很多海外华侨的几代人都活跃在国计民生领域,他们其实也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着非常有意义的事。他坦言,华侨华人在融通中外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许雪峰书记 


省民营企业商会王艳秘书长表示,很有幸在1989年时,与福州侨办梁慧君副主任一起去广州拜会了黄依娇女士,当时有个电视剧叫《传奇夫人》就是以黄依娇女士为原型拍的。黄女士给人是一种很温暖的感觉。今天来参加读书会感触很深,读书能使人明智,她希望将读书会的热潮未来能延伸到商会。作为商会的秘书长,她希望借助侨的力量帮助民营企业家找到更多出海的契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王艳秘书长


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福州办事处执行秘书陈乾如女士说,汪调研员系统性地讲了福州地区近代华侨情况介绍,以及部分代表性人物介绍,介绍侨务工作的背景知识,内容新颖,知识丰富,体现了华侨的力量。特别对我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开展工作受益匪浅。



  执行秘书陈乾如女士 


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准理事陈玉如老师说,很感谢今天有这次机会来听汪老师分享了华侨爱国爱乡的事迹,很受感动,也增长了很多知识。汪老师分享了华侨的历史,以及他们对家乡的贡献,让我对华侨有了更多认识。  



准理事陈玉如老师 


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准理事邱中平先生说,今天听汪老师讲的郭鹤年家族的故事非常感动,郭鹤年老家在仓山区郭宅村,这村前几年没拆迁的时候,每年九九重阳节他们家族人都会邀请我们到他村庄去吃饭,这风俗大概有延续10多年了。他这家族很让人钦佩,是我们福州人的骄傲,未来如果有机会可以把他的自传写成一本书。



准理事邱中平先生 


八闽侨声杂志社黄新萍女士说,八闽侨声杂志是福建省侨联主管,主办的一本侨刊,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现在我们正面向各基层侨联征集一些相关素材,如果大家有好的文章,不管是关于人物的,还是侨乡变化的,都可以给我们投稿。  



八闽侨声杂志社黄新萍女士 


福建侨报社陈鸿鹏原副主编表示,本次读书会汪调的分享内容上下近千年,纵横几万里。把福州华侨史很好地浓缩在一起,通过读侨史能知侨心,更好的用侨力。对大家都很有启发意义。我在退休前一年,福建侨报对黄乃裳家族做了系列报道,获得福建新闻一等奖。总共有五集:从黄乃裳到黄乃裳弟弟黄乃模,再到他的三个女婿。未来大家可以去讲讲闽都华侨的代表人物——林绍良,今天读书会是茶香与书香交融,是一次静心、学习的好机会。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未来有机会可以与大家分享马来西亚华侨的故事。  



福建侨报陈鸿鹏原副主编

 

福州大学社会学科创办人郁贝红教授说,越来越感觉魏总办的这样读书会很有价值,让她耳目一新,以前她只是关心华侨爱国爱乡的事,对华侨的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对于像我这样有研究华侨群体的人来听汪树无调研员的讲解是个很好地学习机会,也想未来能多来参加有关华侨历史的讲座,也增加我们的知识。



郁貝紅教授 


福建元泰茶业文化顾问、福州政协文史研究员张斌老师说,今天来听汪调的讲座受益匪浅,今天是从系统的全面的角度来讲华侨。未来就希望这些资料能成为出版物,因为它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些华侨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海外,但这些人都是从我们闽都出去。现在福州政府想要打造“闽都文化”国际品牌,这里面就离不开华侨历史文脉。汪树无调研员提到的“大航海时代”让他印象深刻。福建的海洋文化深深植根于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之中,是福建文化最大的特色,闽籍华侨遍布天下与海洋文化息息相关。  



张 斌老师 


阅读福建发起人开亮老师说,地球村时代是命运共同体不断加强的时代。本次读书会信息量是巨大的,我想如果没有前面九期,特别是第一期我们“读魏可英”的故事,他带有温度,充满情怀作为开篇,以及后面八期环境的酝酿,今天才能承接的住这么大信息量的分享。让我们在理念上得到梳理和升华。要感谢前面这九期充满感性、充满温度、充满情怀的一个个华侨故事,所以在当下这种百年未有大变局的环境下,“读华侨 读闽都”系列读书会就是对学习环境的建设、书香社会的打造起到积极的探索作用。  



吴开亮老师 


元泰茶驿站周述西总经理表示,本次读书会信息量很大,汪树无调研员视角独特,不仅拓宽了他对华侨的认识,还激发了他对侨务知识的深入探索与热爱。  



周述西总经理 


荷兰中国友好协会李承翰秘书长表示,今天听了汪调的分享收益很多,以后在工作中更好借助华侨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参与读书会的学习。   



李承翰秘书长 


爱国华侨陈醒民之女陈中井老师表示,作为一名老侨工作者,本次读书会让退休后的她有了再次学习的机会,要与时俱进。  



陈中井老师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院士的妹妹陈景馨医生表示,刚汪老师讲课打动了她,让她认识到更多的闽籍华侨,也颠覆了她对华侨的认知。她原来不懂华侨里有这么多的杰出人士。可以想象没有这么多华侨在国外打拼赚了钱寄回来,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没有这么好。  



陈景馨医生 


原建宁三中邓德仪校长表示,她经陈中井伙伴的引荐,参加了几次读书会,让她感触颇深,也让她开阔了视野。听汪老师介绍福州的华侨觉得很亲切。她哥哥、弟弟就是在黄依娇的影响下才到国外去的,今天来参加读书会收获很大。 



 邓德仪校长 


闽都历史文化研究者陈斌老师说,很感谢汪调今天把福州近代华侨的侨史粗略说了一遍,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汪调提到的大航海时代。7月11号是世界航海日,刚汪老师讲到海洋文化,华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海洋,因为他们当年都是出海谋生,包括隐元禅师东渡日本。过去有航海的地方就有华人,海洋是华侨华人割舍不了的情感记忆。刚汪老师说的郭鹤年家族、黄依娇家族都经过百年的风云更迭,体现出他们爱国、爱乡,以及对居住国社会发展都做出了贡献。他们搭起了居住国和祖国的外交桥梁,今天最大的收获就一个关键词:海洋文化。  



陈 斌老师

 

福建东建集团老员工陈秀金女士说,她是建筑专科学校毕业,20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造价,今天听汪调分享,让人耳目一新,过去在仓山读书看到那些老房子总感觉很苍白、古老,今天再看到汪调照片里的这些老房子,确实感觉到很有文化。  



东建集团老员工陈秀金女士

 

福建东建集团老员工小蒋说,她也是归侨子女,很感谢今天受魏总的邀请来参加这很有意义的“读华侨”读书会,今天接受的信息量很大,让她了解了闽都华侨的近代史。她家族也是爱国华侨,很感谢今天在魏总这里认识了大家。期待今后有机会多来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   



东建集团老员工小蒋女士 


最后由戚信总主任作总结发言,他首先表达了对魏可英前董事长的敬佩之情。他表示,作为中国第一批侨资企业家,魏可英董事长积极参与推动福州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留下了原省委书记项南同志的一句高度评价:“中国旧城改造看福州,福州旧城改造看东建”。“情系桑梓,代有传承”,今天魏文生董事长创办了“读华侨 读闽都”系列读书会,在广泛弘扬、深度挖掘闽籍华侨故事,就是在进一步坚定和增强习总书记提倡地文化自信,同样难能可贵。此外,学者型干部汪树无调研员的讲解深入浅出,以点带面,很好地诠释了福州地区近代华侨情况,充分地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地风采,同样值得大家赞叹。



林臻斌说说家乡


读书会结束后,很多人还舍不得离开,继续留下拍照留念。嘉宾倪三强与杨秀英在现场与汪树无调研员还进行了很好地互动。透过这次读书会,让我们真正了解“华侨“二字的含义。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华侨家眷参与到读书会,让华侨故事代代相传,这是我们的初心。 





东建集团两位老员工陈秀金、小蒋与魏文生董事长母亲(魏可英前董事长夫人)在一起  


本次读书会由福州市侨商联合会指导,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顾问,福州元泰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元泰茶驿站司承办,集友银行福州分行协办。八闽侨声杂志社、福建侨报社、闽商杂志社为支持单位。



鸣谢:活动提供现场服务的元泰之友黄惠记者、原东建集团陈滨主任、魏祎总监、王菲菲经理、林琴站长、林真子站长等志愿者。


【延伸阅读】 


7月14号这特别的日子,下午公司迎来了一群福州十一中九年(六)班志愿者同学,他们开展“读华侨读闽都”暑期研学活动,由带队的磊云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东建集团曾经为福州城市建设所做的贡献以及魏可英前董事长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们都受到了教育。




福州十一中同学向魏可英先生铜像敬献花圈




                                                           福州十一中老师、同学与魏文生董事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