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福建省加大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车未行 桩须动

发布时间:2017-11-29 阅读量:2512

在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的充电停车场,一位出租车驾驶员正在充电桩上扫码,为纯电动出租车充电。 记者 施辰静 摄

  编者按

  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福建省在“十三五”期间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内容。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工信部等相关规划,福建省于近期出台了《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瞄准推广应用和促进产业发展两条主线,福建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累计建成固定充电桩及移动储能充电设施28万个,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30万辆,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00亿元等一系列目标。

  距离2020年的时间并不长,福建省提出这样的目标,底气在哪里,还存在哪些困难,新能源汽车距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又有多远?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带您了解福建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相关产业的现状。

  对于热爱环保的厦门居民蔡先生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他的心愿。可是,某知名电动汽车品牌的福建车友群里的讨论,却给他浇了盆冷水。“大家都在谈充电,且不说自家车位要建桩可能面临物业‘设卡’,公共充电设施的不健全也让大家整天得算着电量出门,挺不方便。”

  在被业界称为福建省“新八条”的《关于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第一条就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累计建成固定充电桩及移动储能充电设施28万个,以满足3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无疑为福建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注入了“强心剂”。

  产业发展遇“冷环境”

  每天中午,的哥周友舜都会开着车到闽运宁德出租汽车公司停车场充电。“充一次电跑130多公里,大概30来元钱,百公里费用比燃油低不少。”他说。

  现在,驾驶新能源出租车的司机只要在手机APP上操作就可以实现自助充电,而且,省里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出台后,电度电价按大工业目录电价减半执行。“1千瓦时电0.31元,取消了工业峰谷电价,一天还能节省将近20元钱。但是,充电设施大多还只是在出租车公司、公交站以及少数场所,和燃油车加油站的数量没法比。”周友舜介绍。

  福州方硕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了闽运宁德出租汽车公司的充电桩,作为国内行业龙头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家企业2015年成立至今,已累计在全省建设近6000个充电桩。“布局主要以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车辆的需求为主,公共充电桩约占30%。”总经理张荣纪坦言,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相当低,快充平均6%,慢充只有1%。

  厦门金龙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情况也与之类似,其由厦门金龙汽车集团与青岛特来电合资设立。总经理吴红洲表示,两年来,公司共为厦门公交建设了465个快充桩,并在厦漳泉地区建设了约1200个公共充电桩,占全省公共充电桩数量的23%。他说:“目前,公共桩的使用率不到5%。”

  采访中,几家服务商都声称“尚未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基础设施投入,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吴红洲说。

  业内普遍认为,充电设施投入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仅靠收服务费的方式来支撑显然难以为继,在充电桩形成“充电网”之前要实现盈利很难。

  在充电桩建设和推广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难也有不少。比如,专门的充电车位被传统燃油车占用,大量停车位不固定的用户不具备安装条件,具备安装条件的用户普遍存在业主委员会不支持或物业不配合的现象,老旧居民小区还存在配电容量不足、改造难度大等条件限制。

  省发改委能源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充电桩建设需要规划、用地、电力等多项前提条件,因新能源汽车应用未形成规模效应,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建设私人充电桩或在公共场所布点都存在困难。

  行业或将爆发式发展

  日前,省发改委会同省住建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县(区)按照“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基本原则,推进充电桩建设,到2020年,全省累计建成固定充电桩及移动储能充电设施28万个,桩车比达到0.8∶1。

  尽管发展环境并不理想,但福建省在政府层面的大力推动还是让业界充满了希望。

  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不少飞机牵引车、摆渡车、行李拖车等特种车辆都开始采用电能驱动。作为民航局油改电项目首批试点单位之一,该机场内的充电站由来自厦门的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建设。

  “我们为机场定制了安全周到的充电服务方案。控制区内对特种车辆提供充电服务,非控制区则为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科华恒盛副总裁梁舒展说。

  科华恒盛是专注电力电子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的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兴起,公司已将新能源作为三大业务体系之一,并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充电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内的30多个省(区、市)交付了充电站。

  在梁舒展看来,充电桩建设有不少瓶颈。比如,城市电网供配电体系能否满足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的负荷?怎样引导电动汽车在峰谷充电?而其中不少技术都是他们擅长的。

  去年,科华恒盛中标普天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微网储能项目,帮助客户在现有充电站基础上增加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进行电网智能互动,同时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为新能源电动公交大巴提供高效电能。这一项目已成为业界样板,未来或在省内复制。

  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国内无线充电技术的领军企业,其正将多年来自主研发的技术运用于充电桩领域,推出有线无线一体充电桩等产品,并吸引多家业内知名的投资机构关注。“我们将开展城市车、桩、网一体化投资和运营,项目今年就会启动。”董事长林桂江表示。

  吴红洲也表示,金龙特来电将在龙海落地充电桩制造项目,力争实现年产5万台充电桩,年产值达10亿元。同时,将配合福汽集团下属的金龙、东南、云度、新龙马等企业,做好销售车辆的充电桩配套。

  张荣纪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汽车将由机械产品变为电子产品,成为第二移动终端以及运输+储能+数据的集合体。“充电公司未来必然是生态公司或平台公司,我们也将循着这条路线去探索营利模式。”

  目标怎样实现?

  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投入大、回收成本慢的公共充电站,“国字号”的投资为主、民企做补充的格局应该是大方向。

  据承建方国电福州电力公司的营销经理甘露介绍,目前,福州市范围内已有9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双向18个充电站建成投用,明年福州高速公路范围内还将有4个类似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新建到位。

  作为福建省充电设施建设的主体,国网福建电力在充电设施领域的布局,对于福建省完成2020年充电桩建设任务至关重要。为此,其专门成立了国网电动汽车服务(福建)有限公司,负责配合国网福建电力开展充换电设施的建成接入、事故检修和问题督办;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属地充电设施运维检修管理;开展车联网平台市场推广及电动汽车相关增值业务;开展属地市场化新能源汽车租售、维修和产业资讯收集业务等。

  据介绍,2017年,国网福建电力计划建成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000个,全面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全覆盖。

  国网福建电力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蓝福胜表示,依据政策,福建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从产权分界点到接入公网将由国网建设运维;同时,国网还将做好对应配电网的规划。

  日前,中国资源交通集团对外公告,已与中石油签订协议,取得超过840家石油加油站的充电站建设与经营权。显而易见,大型国企尤其是拥有大量加油站点的石油公司布局充电桩市场也是可预见的趋势。

  在梁舒展看来,民营企业可发力的点不少,完全可以配合政府和大型国企加速目标的实现。

  张荣纪希望能和省政府指定的龙头企业成立合资合作公司。“充电桩布局的产品、技术、资金我们都可以解决,最大难题是落地资源难找,包括场地、电力接入问题。”

  各方共同推动政策完善、落地也是业界共同诉求。“我们鼓励重要公共场所都可充电,这里就遇到电价政策的问题。如果接入商业用电,与集中式充电的价格差别太大,我们只能停止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这些都需要各方面协调解决。”吴红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