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产业观察

福建石墨烯专项规划出炉 打造"两核三区"产业格局

发布时间:2017-08-11 阅读量:2131

  记者10日从省发改委获悉,《福建省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出炉。规划提出,到2025年,石墨烯及其相关产品产值突破500亿元,带动形成产值超1000亿的产业链体系。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全国第一部省级石墨烯专项规划。

  据了解,福建拥有丰富的石墨资源和广阔的应用市场,有三大有利条件发展石墨烯产业。首先,福建石墨资源储量丰富。全省已探明石墨矿产地15处,储量超过3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三明、龙岩、南平等地。其中,永安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石墨储藏地;其次,福建石墨烯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在石墨烯生产设备、石墨烯制备、电池电极材料、防腐涂料和环保材料等领域已经涌现出40多家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第三,技术支撑能力较强。全省石墨烯专利申请量超过400件,其中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累计申报和拥有发明专利70多件,骨干企业累计申报和拥有发明专利50多件。

  “力争将福建建设成为全国石墨烯技术创新先导区、国际合作引领区、产业应用示范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提出,争取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石墨烯材料研发、制备、应用等产业发展体系,到2025年石墨烯产业成为福建经济发展先导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带动形成产值超1000亿的产业链体系,重点打造以福州和厦门为创新核心区,以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晋江和三明永安为产业集聚区的“两核三区”石墨烯产业发展格局。

  当前,我省出台加快石墨烯产业发展六条措施,重点从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强化人才支撑、加大金融支持、增强要素保障、营造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围绕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两个主题,提出要继续组织实施省级石墨烯重大科技、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专项;依托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在福州、厦门、泉州、三明等地创建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或省级石墨烯产品检验中心;研究制定我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办法;重点培育形成50个以上创新人才领军团队;加大对石墨烯论坛、展会和大赛的支持,加大补贴力度,可按实际支出的20%给予补贴。

  规划提出,制定一批石墨烯原料、技术、生产装备、行业应用及检测方法的地方标准,形成一批石墨烯共性或关键技术,新增石墨烯相关专利大幅提升,建成20~30个各类石墨烯工程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争创1个国家级实验室。

  此外,福建致力于打造石墨烯首批示范推广工程,包括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应用示范项目、石墨烯光电散热产品应用示范项目、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示范项目和“互联网+”石墨烯应用示范项目。同时,加强石墨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和石墨烯创新平台等创新研发平台,打造海西石墨烯质量检测中心等,并建设福州高新区石墨烯产品培育中心等双创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