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泉州平和商会会长蔡鸿艺:凝聚“和商” 抱团发展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3-10-08 阅读量:7664
蔡鸿艺
蔡鸿艺

  出生:1978年

  籍贯:漳州平和

  现任职务:泉州市平和商会会长、福建省亿人展示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商报记者 姚伟/文 张九强/图

  “风萧萧”的日子

  我没有那样的幸运,能在1998年的泉州中山路邂逅一位来自漳州平和的小伙子。这使我失去了为一位颇具闽商精神的企业家,做“跟踪式”的成长记录的机会。假如我知道,15年后他将带领400多位漳州平和籍乡贤,成立泉州市平和商会,一举成为本土最具希望的县级商会,我应该会在中山路与他提前“会晤”一次。

  9月14日那天,在泉州打拼的漳州平和籍老乡,提前“团圆”了。这一天是异常热闹的,因为一个县级商会,在万达文华酒店三楼,以78桌的规模,集结了“和商”(平和籍商人)及本地和其他异地泉商共庆成立大会,这在近十年都是少有的事。

  平和商会成立了,“和商”这个称谓,从此作为在泉异地商会的一张名片被擦亮。很多人对平和商人充满好奇,就像对首任会长的好奇那样。因为,从此他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整个商会,这意味着他责任重大。

  他是蔡鸿艺。

  有人说,采访他必须从平和商会的“弟兄们”那里获取更原始的资料。因为,他太过低调。据平和籍老乡称,当年这个年轻人是用带着漳州口音的闽南话,在泉州最繁华的商品街上,兜售他的商品——影音碟片。今天看来,当年“风萧萧的日子”,是平和人在泉州打拼的一个缩影。

  创业艰难

  “鸿艺算是平和人来泉州打拼较早的一波了,真的很艰难”。回顾蔡鸿艺初闯泉州的那段日子,商会会员们的语气中有着一丝苦涩。他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月只赚200元钱,除去房租和吃饭,身上几无分文。

  “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冬天,屋外刮着大风,我住的屋子里刮着‘小风’”。蔡鸿艺笑谈,这让他下定了决心,“我必须超越现有的条件,争取让自己好起来”。 异乡漂泊,遍地商雄,如何在充满“商业基因”的所在,争取自己的事业天地给了年轻的他一个巨大的挑战。

  199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20个年头,全国号召走市场经济道路,刚刚进入第6年。无数怀揣着发家致富梦想的人们,在时代的鼓舞下,一头扎进商海。当年的平和小伙子在这条泉州最热闹的商品街,一遍一遍地做着伟大的梦。

  似乎拼搏在闽南的商人,天生都有吃苦的精神。正应了那句“爱拼才会赢”的歌词,在这里的创业传奇中,你会看到恒安的CEO许连捷卖过地瓜,匹克的董事长许景南推过板车,ABC童装的老板周建永当过销售员……闽南企业家的创业史,前辈和同僚们的经历,都在印证着一个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都是必要的苦。蔡鸿艺深深地知道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