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样,保障“逝者得其葬”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防止墓地过度投机炒作给社会带来的危害,需要在“限”和“供”两方面共同发力。从长远来看,改变现有墓地供应不足的局面,大力推行生态安葬将是必然选择
这个清明节,因为一则苏州市加强墓地限购的消息,让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变得不淡定了。该市清明工作会议强调,经营性公墓不得跨区域推销墓穴,同时禁止为尚未死亡人员购置墓穴。舆论认为,此举打响了墓地限购的“第一枪”。
当然,这份不淡定并非来自一纸限购令,而是这背后不断飞涨的墓地价格。媒体调查显示,近几年,在山清水秀的苏州,经营性墓地价格扶摇直上,去年底已高达每平方米12万元。这种涨势同样体现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面积约1平方米的墓地,在上海均价6万元,最高可达30万元;在天津最低1万元,最高20万元;在广州,大多在10万元至12万元;在北京昌平,六环内均价是6万元,好一些的10多万元。
价格高企也就罢了,关键还面临无墓可葬的局面。在苏州,国土部门认定的经营性公墓用地有2737亩,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这些墓地10年内将售罄,紧俏程度远超房地产市场。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现有墓穴只能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山西、山东、广东等省份的现有墓穴可供应年份不足5年。
在供需极度失衡的情况下,墓地炒作成了很多企业和个人的生财之道,暴利程度大大超过其它行业。上市公司福寿园2016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8亿元,实现利润4.48亿元,其中墓地服务的毛利率高达81%;福成股份去年殡葬业务毛利率高达84.84%。在热点城市,一些卖到几十万元的墓地甚至可以获取七八倍以上的利润。虽然相关法规禁止私人转让墓地,但现实中倒卖“二手墓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管理上的漏洞,鼓励了一些人通过大量囤墓非法获利。
由此,不难理解限购政策的良苦用心,也不难理解这份由限购令引发的关切和焦虑。毕竟,楼市边限边涨的先例摆在眼前——生前买房买得那么辛苦,死后安葬就别再这样闹心了。需要明确的是,殡葬是基本的民生需求,与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样,保障“逝者得其葬”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防止墓地过度投机炒作,需要在“限”和“供”两方面共同发力。
一方面,应加强对经营性墓地的管理,打击非法炒作。近年来,墓地价格已被“炒”得严重偏离真实价值,令普通百姓难以承受。价格高企、炒作严重的热点城市应该通过出台限购及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措施,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私下转卖等非法行为,让经营性墓地价格逐步回归理性。
另一方面,要加大公益性墓地供应,保障基本的安葬需求。公益性墓地由政府定价,经营上保本微利,发挥着满足社会基本殡葬需求、调节墓地市场价格的重要作用。在墓地价格高涨的热点城市,应适当加大公益性墓地建设和土地供应,甚至可以通过公益性墓地和经营性墓地捆绑开发的政策,要求墓地经营企业承担一定的公益性墓地建设责任。此外,公益性墓地也可以发展节地型的立体葬、生态葬,既平衡经济发展用地和人们身后安葬用地的需求,也平抑墓地价格。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不改变现有的墓葬形式,再多的土地也终将被消耗殆尽。目前,1亩土地除去绿化等面积后,仅能安置50个左右的墓穴,如果用做生态安葬区,则可容纳几百户。从长远来看,改变现有墓地供应不足的局面,大力推行生态安葬将是必然选择。
清明前夕,北京市开始推行可降解的骨灰自然葬,市民零付费,政府则每份骨灰葬补贴定点公墓4000元。顺义区除了给生态葬发放5000元丧葬补助外,还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励。通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北京去年节地生态安葬比例首次超过了半数,达到55.97%。这充分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进步,解决大城市的墓地危机,只要措施得力就不会再谈“墓”色变,墓地炒作也终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