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快记者郑晓华柳涛文/图
开展美食评选活动,开建美食一条街、美食城,起草编写《福州小吃》菜谱……一场由部门和行业共同推进的榕城地方特色小吃的振兴计划正在拉开。福州市商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与创建“中国温泉之都”一样,福州将以创建“中国美食之都”的目标,打造城市“舌尖”名片。
动态
8月中旬首度评选福州小吃名店名点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获悉,为了鼓励福州市地方风味小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福州风味小吃品牌体系并促进本土风味小吃的品牌化发展,将在今年8月中旬开展评定福州风味小吃名店名点。
这也是福州首次由官方组织,并面向福州市特色传统风味小吃推出的评选活动。只要开业满1年以上的小吃经营者,近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餐饮和糕点加工企业均可参与。符合条件的企业即日起可向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小吃分会报名。经过相关初审后,将于8月中旬组织专家认定。
福州市服务业局副局长陈源指出,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扩大福州市风味小吃的影响力,强化福州风味小吃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经营理念,促进整个行业品牌化发展。
陈源还透露,除了此次评选活动外,相关部门还将牵头举办福州风味小吃专业人才培训、支持老字号传承人带徒、编写《福州小吃》菜谱等活动,并分别给予上述项目适当补助经费。
现状
福州本土特色小吃行业整体“小而散”
肉燕、鱼丸、鼎边糊……曾几何时,这些打上福州印记的名小吃遍布大街小巷,然而,因传统技艺缺乏传承等各种原因,不少名小吃正面临消失。
“福州的小吃高峰时期达到了数百种,不过现在普通市民能叫得上名字就区区十多样。”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福州小吃分会一位负责人称,如今,粉蒸肉、鲨鱼皮、光饼加红糟肉等老一代福州人耳熟能详的福州小吃甚至已绝迹街头。
在被誉为福州城市名片的南后街,记者注意到,除了永和鱼丸、同利肉燕、鼎边湖、木金肉丸等传统福州特色的小吃外,多数的店铺已经被星巴克、哈根达斯、麦当劳等“洋品牌”占据。
而在汇聚着老福州各类地道小吃的上下杭街区,柴火锅边、耳聋伯元宵、花生汤、依嫩猪血捞化、壹号煎包等老牌特色小吃零散分布在洋中路、高鼎路、延平路等路段,店铺规模小,一些已经因为房屋征收而搬走。
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小吃店是规模小的“夫妻店”,基本上属于“不赚利润赚工钱”的状态。
探因
草根食品难敌外来巨头传承遇瓶颈
谈起福州小吃曾经的辉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利肉燕的第四代传人陈君凡感触颇深。据他回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式福州小吃遍布福州的街头巷尾,老一代福州人在“泡完汤(温泉),再来一碗热腾腾的福州小吃,堪称是绝配。”
不过历史悠久的小吃在保护和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并遭遇发展瓶颈。一方面规模小且分散的小吃店很难与资金实力雄厚的外来小吃巨头抗衡,此外,传统的福州小吃多采用手工方式,工序复杂、定价较低,让很多从业者难以维持。
“早上两三点就要起床磨浆、压浆,耗上几个小时后并进行油炸,赶在六点之前提供给前来购买的市民。”一位曾经从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