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人文财富尚流会汽车

中高端消费者热情高涨 福建产新能源车迎良机_闽商网

发布时间:2014-07-12 阅读量:2566
  9月起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再一次点燃了市民对新能源车的热情。记者昨日从业内获悉,一方面,福州中高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热情越来越高,许多豪华车品牌中的混动车型在福州的销售比例持续上升;另一方面,福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新政的助推将进一步激发福州乃至我省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
  榕中高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热情高涨
  “在我们销售的车款中,同一车系里,油电混动的车型比例正在迅速提升,有一种型号的油电混动版汽车的销量已经快和汽油版汽车持平了。”昨日,在市区一个日系豪华车品牌4S店里,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油价持续走高,使得混合动力车的性价比凸显,以往叫好不叫座的混合动力车,在榕城的销量已经迅速提升。
  销售人员表示,一般来说,一辆家庭用车每年行驶1万公里至2万公里。而此类型的混合动力车的油耗为每百公里4.7升左右,一般同样排量车型的油耗为每百公里10升左右,现在93号汽油价格为每升7.81元。这样算下来,使用混合动力车每年可省下油钱4000元至8000元,10年省下油钱4万元至8万元,而该车的车身价格最低不到23万元,省下的油钱已经可以弥补车价的差距了。
  运行费用低,维护保养省钱,使得多款混合动力版豪华车进入福州市场后,消费者对其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记者从业内获悉,因为这类车的基础车型就是豪华车,加上混合动力后价格增幅不大,因此越来越受中高端消费者的欢迎。以前这类车型放在展厅里,顾客只是看看、问问,现在不少人直接点名要中高档车的混合动力版,看车后就直接刷卡买走。福州有提供混合动力车版的4S店销售经理普遍表示,这类车款的销售增幅百分比一般都是在两位数以上,预计这类车型在其所在车系中的销售比例很快会上升到30%左右。
  随着9月起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业内预计,新能源车在福州的接受度还将迅速提升。目前,福州销售较好的新能源车主要是中高档车,价位比较高,如特斯拉的价位在73.40万元至85.25万元之间,福州常见的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的价格低的如ES系列指导价要39万元,而高的如RX450h指导价要94万元。而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如果减去这个成本,车主购车等于动辄减去大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这对消费者的刺激是非常大的。
  福州乃至福建汽车工业又迎发展良机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福州乃至我省的汽车业关注新能源车已久,当新能源汽车业第一波热潮兴起,各方还未找到发展方向之时,本地车企就先行探路,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混合动力为技术路线、以城市公交为商业模式的成长路径,一度领国内风骚。现在,或许这些车企又迎来了一次发展机遇。
  在混合动力车方面,福建省福工动力技术股份公司很早就与福建工程学院合作,推出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等驱动总成系统。截至目前,上述总成系统已累计搭载在20多个城市的近20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上,拥有全国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公交车节油率超过29.7%。
  在纯电动车领域,去年2月,东南V3菱悦底盘快速换电式纯电动轿车成为国内首款获工信部公告的底盘换电式电动车,突破了电动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的瓶颈。该款产品首批100辆汽车已在河南新乡作为出租车示范运营,每公里运行成本仅0.31元,比燃油汽车节省2/3。而福汽集团研发的国内首款纯电动轻型客车也在进行区域性推广。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尚未上市的新龙马启腾M70电动车,已获河南邮政系统预订1000台作为物流配送车辆。
  同时,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合力正在形成。继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后,我省汽车行业还相继成立了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省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开发基地等研发创新平台,集聚省内最优质的资源,协同创新,攻关核心技术。此外,在政策方面,省交通厅出台政策对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补助。截至目前,仅福州公交集团和康驰新巴士公司就已分别购置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54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230辆。
  在基础设施方面,福州纯电动车充电桩的进展也不慢。2010年至今,福州市区已经建成上百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分布在城区供电营业厅、公共大型停车场和新建居民小区,能实现计时、计电度和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记者了解到,电动汽车采用车载充电机连接民用220V电源充电,充满电要8小时;在快充模式也就是使用充电站专用设施的情况下,15分钟即可充满,既节能环保又非常方便。今后,福州新小区开建时,还会要求预留充电桩的位置,使得车辆充电更加方便。
  有了这样的基础,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抓住机遇,福州乃至福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突破。省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凌玉章表示,相比传统汽车,福建新能源汽车的机会更多。我省汽车产业的新发展,应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目前,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一定要抓住机遇,起大早,赶早集,创造汽车工业的第二个辉煌。考虑到汽车是高投入产业,目前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差距非常大,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还需坚持开放,扩大交流。
  底子薄水平低 我省新能源车问题待解决
  尽管我省及福州的新能源车汽车行业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省新能源车的底子很薄,而且在很多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我省的新能源汽车在研发等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但在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关键零部件尚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即使在目前最成熟的混合动力客车技术领域,在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方面,仍难以满足规模化量产的要求,如果进行批量生产,很多关键的零部件仍需从外省市甚至国外采购。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技术更是有着较大差距。
  此外,我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十分有限,大多数各自为政,分头研制,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比较多,这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不能形成合力。
  因此,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发展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省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之间应进一步合作,实现共赢;必须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尽快制订符合福建省现实实际的相关政策。我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纳入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之中,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应当给予大力支持。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江海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