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防水墙”夯三合土人造“隔绝层”今夏,数个台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扎根于闽西南深山中的福建土楼,经受住了大风和暴雨的考验。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些拥有长至数百年历史的巨型夯土建筑,究竟藏着怎样的匠心玄机?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动物“清洁工”不论是圆形、方形或五凤形的土楼,都是一种围合的多层建筑,都有一个天井,每座土楼内底层沿廊与天井交接处建有排水沟。排水沟经过大门厅时采用暗沟外排,向前曲折弯转,缓缓暗泄而出。当你
农技专家在磻溪镇查看林下作物生长情况。 闽东福鼎,因白茶而闻名。然而,当白茶产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一个深刻的课题摆在了这座山海之城面前:如何突破产业单一瓶颈,让满目苍翠的生态优势释放出更持久、更广阔的经济价值? 破题之钥,深藏在层峦叠嶂的密林深处。近年来,福鼎向林下空间要效益,全市6.9万亩林下沃土滋养着10余种“林下宝藏”。去年,福鼎林下经济总产值近6亿元,惠及7200户农户,当地也成功跻身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
“来,您试试这样吃。”在位于福州仓山区的熊饱包台湾牛肉面店里,台胞翁文雄正俯身向客人示范台湾牛肉面的地道吃法。他手持香油罐,在热气腾腾的面碗里加入一点香油,“要这样慢慢搅开,味道更香”。这样贴心的服务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这家温馨的小店内发生。这家有着可爱名字的台湾牛肉面店在福州已经经营了整整11年。2014年,翁文雄看好大陆发展前景来到福州,带着对家乡味道的眷恋,很快便决定在这里开一家牛肉面店。很多食客都好奇为什
“开机!收稻!”立秋前后,莆田市秀屿区各处早稻进入成熟期,一辆辆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今年,秀屿区早稻种植面积约8271亩,预计总产量3596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在秀屿,盐碱地上,科技小院瞄准农民所盼、发展所需,用一个个精准数据算出旱地丰产的科学方案;养殖池边,高校师生服务养殖户增产增效,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目前,秀屿区打造花蛤科技小院、旱作水稻科技小院、南日鲍科技小院
“福建南词像山涧流水,新疆‘花儿’似草原长风,凑一起真好听!”在天山脚下的木垒县,居民王月丽举着手机追拍舞台,镜头里南平南词与新疆曲子戏交替上演。近日,“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活动在新疆木垒河畔拉开帷幕。浦城剪纸、哈萨克族刺绣、武夷竹刻、木垒冬不拉等30余项闽疆非遗项目以“专场演出+非遗集市”的形式同台亮相,为当地各族群众献上一场浸润地域特色与艺术魅力的文化盛宴。技艺碰撞里的文化共鸣在木垒河广场的
福建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大力推动的"闽商回归"工程再结硕果!海南省福建商会会长、杰出闽商张爱民积极响应号召,满怀桑梓深情,携巨资回归家乡,在泉港区与仙游县大济镇同步启动规模化姜黄种植产业项目,为福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新动能。张爱民会长旗下的九亩田公司勇担项目一期实施重任。据悉,项目一期规划种植面积达1800亩,总投资近2000万元人民币,目前进展迅速,已完成600亩优质姜黄的标准化种植,土地翻新、种苗培育等工作
8月13日,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建宁县调研“三农”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奋勇争先贡献“三农”力量。郭宁宁深入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粮·建宁粮食产业园、均口
近日,在顺昌县品冠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分拣刚收购来的柑橘青果、小果,准备进行二次加工。在这里,每天都有1万余斤的青果、小果经过分拣、晾晒、加工等流程,“摇身一变”成为各种干品。埔上镇是顺昌县柑橘种植核心区,全镇柑橘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7000万斤鲜果。“长期以来,我们主要卖鲜果,柑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效益一直提不上去。”品冠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练国华说,后来,他发现,柑橘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疏
2023年以来,莆田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鞋服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6项,引领消费新需求,打响“中国鞋都”品牌——“标准鞋”,走更远去年10月,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参与修订的国际标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C12部分:耐工业洗涤色牢度》正式发布,标志着莆田在鞋服国际标准制修订方面实现“零的突破”。福建华峰运动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修订的国家标准《胶鞋、运动鞋减震性能试验方法》将在今年10月1日实施。莆田市恒顺体育用品
在福建省武平县捷文村,一条特别的生态旅游线路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从村子出发,沿着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段行走,满眼苍翠,草木清香沁人心脾。“要不是林改,这片林子就荒废掉了。”如今林间果香四溢、灵芝成片的景象,是村民们过去想不到的。捷文村拥有林地2.6万亩,曾经由于经营主体不明、分配不合理,出现“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的五难问题,老百姓守
在组培室里,党员技术攻坚小组专注培养基配方调配、组培瓶苗的生长观察;智能温室大棚内,老党员悉心指导新兰农规范种植……在“中国兰花之乡”南靖县,兰花产业处处涌动着澎湃的红色力量。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组织,一头连着产业。早在2022年,南靖县便组建兰花产业联盟,初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近日,南靖兰花产业链党总支成立,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党建引领作用,且将保种育种、种植推广和市场拓展等产业上下游环节串联起来,
在莆田木兰溪流域,5个村(社区)组成北洋荔林水乡片区,抱团走好乡村振兴路——一溪碧水 绽放“五朵金花”北大村滨水文旅产业日渐兴旺。 7月底,一场音乐嘉年华活动在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村开启,引得城里游客纷至沓来,摘荔枝、听音乐、尝美食,也把北洋荔林水乡片区内的吴江村百年古厝、七步村荔洲岛夜游、后黄社区民俗体验、东阳村进士文化等“宝贝”,齐刷刷地晒在游客面前。北大村、吴江村、后黄社区属于西天尾镇
看!“一朵花”激活夏日文旅经济3日,央视新闻频道以《茉莉花味的夏天 “带得走”的城市记忆》为主题,报道了福州通过多种形式文创,把茉莉花从可食用的城市名片,变成可带走的城市记忆。从田间地头的采花忙,到三坊七巷等地的热门文创热,福州正以“一朵花”激活夏日文旅经济,让茉莉花的芬芳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茉莉花文创成打卡新亮点眼下,仓山区的帝封江茉莉花基地里香气四溢,花农们正在烈日下忙着采收。在三坊七巷、上下
从空中俯瞰,雾峰林家宫保第建筑群呈现“回”字形。(资料图片)一栋林家宅,半部台湾史。作为昔日台湾岛内的望族,台中雾峰林家的兴衰与近代台湾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而雾峰林家宫保第也成为见证台湾近代史的“活化石”。台湾雾峰林家宫保第位于台中市雾峰区,始建于1858年,因埔坪林家迁台第五代林文察被清政府追谥为“太子少保”而得名。这也是台湾唯一一座“宫保第”。林家宅院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古厝风格,分成南北两侧,北侧由
“宋家香已站了1300多年,蔡襄在《荔枝谱》里写它甘美无异……下横山村的荔枝王该有900多岁了。”最近,自媒体达人李洪辉拍摄的一段莆田荔枝视频在网上流传,让外地网友见识到莆田荔枝悠久的种植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7月初,“吃荔枝来荔城”全民短视频大赛启动,意在利用新媒体传播荔枝文化,扩大莆田荔枝知名度,开拓新销路。莆田荔枝品种以陈紫为主,被当地人视为鲜食佳品,但以内销为主。近年来,莆田市荔城区借助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兴营
桐木关的山风裹着茶香吹过大学生手中的设计图纸沙沙作响的笔尖下一座红茶古村正被青春创意唤醒7月14日至23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星村镇桐木村迎来一群特殊的“新村民”——来自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的58名师生。他们在此开展“青春桐木”茶村农家创意设计大学生暑期工作营,为44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