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雾峰林家宫保第建筑群呈现“回”字形。(资料图片)一栋林家宅,半部台湾史。作为昔日台湾岛内的望族,台中雾峰林家的兴衰与近代台湾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而雾峰林家宫保第也成为见证台湾近代史的“活化石”。台湾雾峰林家宫保第位于台中市雾峰区,始建于1858年,因埔坪林家迁台第五代林文察被清政府追谥为“太子少保”而得名。这也是台湾唯一一座“宫保第”。林家宅院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古厝风格,分成南北两侧,北侧由
“宋家香已站了1300多年,蔡襄在《荔枝谱》里写它甘美无异……下横山村的荔枝王该有900多岁了。”最近,自媒体达人李洪辉拍摄的一段莆田荔枝视频在网上流传,让外地网友见识到莆田荔枝悠久的种植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7月初,“吃荔枝来荔城”全民短视频大赛启动,意在利用新媒体传播荔枝文化,扩大莆田荔枝知名度,开拓新销路。莆田荔枝品种以陈紫为主,被当地人视为鲜食佳品,但以内销为主。近年来,莆田市荔城区借助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兴营
桐木关的山风裹着茶香吹过大学生手中的设计图纸沙沙作响的笔尖下一座红茶古村正被青春创意唤醒7月14日至23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星村镇桐木村迎来一群特殊的“新村民”——来自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的58名师生。他们在此开展“青春桐木”茶村农家创意设计大学生暑期工作营,为44户 ...
红垂万树,万家登梯采荔。记者抵达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吴江村时,正值荔枝丰收。7月12日,当地的荔枝正式进入采摘季。随着木梯“咯吱”的声响,矫健的身姿已爬到树顶,指尖捏住一串荔枝主梗的根部,拇指用力顶开连接处,轻轻一拧,“啪”的一声脆响,整串荔枝就落进了竹篮里。“这是状元红荔枝,汁多味甜,有独特的清香。”说话间,吴江村果农吴文明随手拿起一颗荔枝,剥开果肉,饱满的汁水从指缝间流出。今年他首次在吴江村承包
当暑气蒸腾、热浪席卷而至武夷山早已备好“清凉盛宴”山涧踩水的恣意、溪畔泡茶的悠然——当这些充满清凉感的vlog在社交平台“出圈”“到武夷山亲水纳凉”便悄然成为避暑新风尚“太美了,等不及了,我先跳!”近日,在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源生态旅游区,面对一汪清澈见底的潭水,来自福州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杨泽瑞先同伴一步,纵身跃入水中。片刻后,他从潭底破水而出,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夸赞道:“潭水清冽又舒爽,这绝对是我
剪摘、装箱、打包……7月18日一大早,建阳区潭城街道考亭村生态葡萄园内,当地种植户们已经忙碌了起来。游客在葡萄园采摘考亭村葡萄种植时间长,有“福建葡萄第一村”之美誉,该地产出的葡萄具有果粒均匀、色泽亮丽、果质硬、糖度高等特点,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当地持续培育壮大葡萄产业,眼下,村里正联合南平市葡萄协会筹建“闽北(考亭)葡萄科技文化展示馆”,展示闽北葡萄产业40年发展历程,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
盛夏,走进光泽县崇仁镇“得恩家”家庭农场,只见一排排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树林下,伴随着不绝于耳的嗡嗡声,成群的蜜蜂交织飞舞,在蜂箱里进进出出,格外热闹。“我们光泽的生态环境好,林下种植中草药多,这段时间,蜜蜂采的主要是山乌桕等药蜜。”农场主裘有靖笑着说,这些忙碌的蜜蜂正在酿造属于养蜂人的“甜蜜”生活。今年51岁的裘有靖是土生土长的崇仁村人,很早就到深圳打拼,经过努力当上了部门经理,收入可观。2013年,
沈仁标(左一)为江诗飞(左三)及其搭档颁发“苦笋王奖”。(资料图片)在夷山物产的车间内,工人将花桥苦笋产品装进礼盒。 本报记者 郑晓强 摄“我从小到大挖过无数次笋,还是第一次挖到单根13.2斤重的苦笋。”谈及不久前自己拿到的两个奖,64岁的江诗飞笑容满面。老江是松溪县花桥乡源尾村村民。今年5月,第一届花桥乡挖苦笋活动在源尾村举行,吸引各村村民及游客共八九百人参与。老江与搭档合伙挖出单根最重的笋,拿下“苦笋王
这是福建省连江黄岐半岛海域海投国家级海洋牧场一角(7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依托独特的海洋资源、渔业产业特点以及区域经济优势,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深远海养殖平台升级改造及智能化迭代,因地制宜发展紫菜、海带、大黄鱼、鲍鱼等高效优质水产品养殖。截至目前,连江海域已累计投放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总养殖水体近18万立方米,预计年产量近2000吨,年产值超2亿元。如今,连江县的“海上
闽北山区,何以磨砺出敢试错、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华桥人有“三股劲”金映生态茶园 福建日报通讯员 元喆翰 摄东南网7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青 郑璜 吴旭涛 见习记者 王玥明)光泽县华桥乡,曾因一位创业坎坷的农民——严金友而远近闻名。他屡战屡败的故事,还登上了《福建日报》头条。不服输的他又种起了茶叶。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到访老严家,鼓励他安心把茶产业做好:“从此以后,你就不要屡战屡败了,我预祝
福安茶人在制作花果香红茶。李郁 摄6月6日,在第三届宁德市红茶大赛上,福安茶企包揽花果香红茶“茶王”和“特别金奖”;6月10日,首届“诚信杯”福建工夫红茶民间斗茶赛举行,来自全省各红茶产地的300多份茶样同台竞技,福安茶企摘得花果香红茶“状元”桂冠。花果香红茶是指利用金观音、金牡丹等高香的乌龙茶茶树品种,在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乌龙茶的摇青工序,制成具有独特花果香的新型红茶。今年,福安花果
近日,在福建省大田县梅山镇沈口村盛源农场的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成片的紫灵芝在林间舒展伞盖,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这片30亩的灵芝基地,正为这个森林覆盖率达84%却长期经济薄弱的山村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图为大田县梅山镇沈口村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的灵芝。大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这是我们首次试种紫灵芝,8月就能迎来丰收。”农场负责人陈高颁介绍。今年3月,通过流转村里941亩生态公益林中的部分林地,沈口村开启了“
近年来,浦城县聚焦“土”“特”“产”三个核心要素,深挖潜力、精准发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土”上深耕细作——深挖资源禀赋,深耕一方水土,深化成果转化,立足全省耕地面积最多、土壤肥沃的优势,将粮食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重点培育黄毕洋酸菜、双同酸枣糕等乡愁产业,并聚焦“土”中生“新”,推广“稻-再-油”轮作等模式,选育“浦乡优1号”等优质新品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全县
↑点击蓝字关注“漳浦融媒”春耕的号角已经响彻田野,在漳浦县,海上春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鲍鱼养殖户、采购商们积极卖苗、下苗,辽阔的“蓝色田野”上,渔民们掀起海洋养殖的春忙热潮,呈现出一幅独特的海上牧场“春耕图”。近日,记者在深土镇的一家鲍鱼育苗场看到,数十名工人用特制的小铲刀,把指甲盖大小的鲍鱼 ...
退果还耕后,村民立即种上水稻。夏日炎炎,走进平和县大溪镇廖安村,连片的木薯和地瓜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许多人或许没想到,这片耕田在一年前还是低效果园,退果还耕后,才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示范基地。“以前种蜜柚,现在改种地瓜,政府有补贴,长远看对土壤好,我们心里也踏实。”正在田里耕种的村民老陈笑着说。这是大溪镇推进种植业绿色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大溪镇以退果还耕为抓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已完成退
一串串“台湾金童”“台湾玉女”小番茄挂满藤蔓;圆润饱满的“香芋”南瓜和清甜多汁的“美浓”甜瓜陆续上市……盛夏时节,明溪县盖洋镇画桥村的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零散、低效的土地。盖洋镇的蜕变,源于一场从“单打独斗”到“联建共赢”的产业变革。“约1500万年前,翠竹洋古火山喷发,在这里留下富含钾、锌、硒等矿物质的‘神仙土’。然而,过去由于资源分散、技术薄弱、市场对接不畅等原因,农户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