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消息传出,看似是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实力的认可。然而,据《投资者报》记者实地采访珠宝e贷投资者了解到,他们正是因为该平台A轮融资的消息,对平台的信任加强,结果却落得现在求助无门的地步。
自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以来,不断有平台获得融资。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虚报融资、以及被融资方打脸的事件不时传出,导致行业内与懂行的投资者都对此类消息半信半疑。
据本报记者部分统计,此前有21家网贷平台宣布获得融资后爆雷。也就是说,与珠宝e贷投资者遭遇相同的投资者还有不少。
对此,新联在线COO陈智诚表示,并不是获得融资的机构都更值得投资,还得看机构获得融资的方式、投资机构类别、融资后发展模式变化等。但是大体来讲,能够获得融资,起码可以当做是有一个专业机构为自己把过一道关,相对来说还是更具优势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互联网公司虚构融资的核心原因——证明自己经过了专业投资机构的评估及认可。
行业“二八分化”加剧
2016年P2P网贷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是“监管”。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地,全国P2P网贷行业经历了监管政策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相关配套工作,诸如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备案登记制、银行存管等相关制度的推出,对于P2P网贷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据网贷之家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6年年报》称,截至2016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了2448家,相比2015年底减少了985家,全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维持逐级减少的走势。由于平台整改的脚步尚未停歇,预计2017年网贷行业运营平台数仍将进一步下降,具体下降速度取决于备案及合规情况,若按目前下降速度测算,2017年年底或将跌至1200家左右。
2016年,P2P网贷行业经历了自2007年以来形势比较艰巨的一年,但是仍有大量资本看好未来的发展,涌入网贷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网贷行业历史累计获得风投的平台数量已达到131家。
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行业融资金额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向头部企业集中的现象,2016年股权融资中,前10家企业融资额占行业融资额的83%左右,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对中小平台而言,获得资本青睐越来越难。
对此,盈灿咨询分析师认为,随意P2P网贷行业的监管趋严,行业洗牌加剧,为了能生存下去,或为了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将选择战略合作,或者兼并并购来实现“抱团取暖”。在强竞争格局下,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行业内会出现不少兼并收购。
融资真实性需谨慎辨别
在资本追逐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担心对资本的过度追捧带来两个负面效应:一是投资方往往只看重平台的客户规模而非盈利能力,导致众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竞相采取“烧钱”模式做客户流量,对于市场定位和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却鲜有长远考虑;二是投资方纷纷追捧行业排名靠前的机构,致使很多“小而美”的平台难以获得资本支持,不利行业良好环境的形成。
此外,融资消息此起彼伏,导致部分别有用心的平台想要急于用融资增信。有的只是签署投资意向书(没有法律效力),但是融资还没有完成;有的是融资合同已经签署完毕,但钱还没有到账;有的确实获得风险投资,但融资数额夸大。这些融资信息在公开时,对不知情投资者着实有吸引力,但知情人士对其真实性持保留意见。
一位行业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为什么这个阶段大家都在融资呢?背后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推敲吗?融资金额真有那么多吗?他认为,除非投资方是上市公司,需要公开财务信息,平台方无法在融资数额上做假。除此以外,否则很难判断一家平台获得融资的信息真实性。他还称,不排除平台与上市公司取得一致意见,为平台增信。一旦问题爆发时,各种关系又很难说清。
近日,鼎立股份(11.540, -0.65, -5.33%)否认投资有融网的消息引起行业内关注。公告称,互联网上出现的关于公司鼎立股份入股一家P2P平台有融网的报导失实。而此前有融网曾以此事宣传。背后真实原因,令人值得深思。
本报记者所统计的21家宣传获得融资后爆雷的平台(见表2),有自己投自己的、有虚构融资信息的,都看重了融资对于平台增信的作用。另外一些获得融资后提现困难、跑路的平台,更是坑害了一大批投资者。
针对这些现象,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张宁指出,:是否获得融资只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现象之一,但不能说获得融资的企业更值得投资。投资的依据还是企业未来的价值,这点从未发生改变。值得投资的企业都是能够解决用户需求痛点的,用户痛点的解决主要在三个方面:改善体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然后再考虑企业的可替代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对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