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新媒体

闽商头条事件记录

闽商硬科技领航,全球碳化硅“一哥”赴港上市

发布时间:2025-10-17 阅读量:2009 来源:闽商网纵横

六十六岁的赵建辉,带领福建企业站上全球碳化硅外延市场顶端,背后是闽商“爱拼敢赢”的硬科技转型。

10月14日,总部位于福建厦门的瀚天天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港交所主板。这已是这家闽企今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从最初瞄准A股科创板到转战港股,背后是一家福建半导体材料企业征战全球市场的雄心与谋略。

闽商新传

瀚天天成在半导体行业外可能鲜为人知,但在碳化硅外延领域,这家福建企业是不折不扣的“全球之王”。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自2023年起,按年销售片数计算,瀚天天成已稳居全球最大碳化硅外延供应商宝座,2024年市场份额高达31.6%。

碳化硅是一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被誉为支撑多种电力系统的“智能心脏”。与传统硅材料相比,碳化硅具有耐高压、耐高温、高频、抗辐射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等领域。

瀚天天成是全球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大批量外供的生产商,也是中国首家实现商业化3英寸、4英寸、6英寸和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批量供应的企业。

2024年,公司通过外延片销售和代工两种模式,累计销售超过16.4万片碳化硅外延芯片。

华为持股

这家福建半导体材料龙头的身后,站着众多实力雄厚的投资方。

2024年12月,瀚天天成完成10亿元人民币融资,投后估值约260亿元。投资方包括厦门产投炬翔芯瀚、工银投资、厦门工融产投等。

在股权结构中,创始人赵建辉持股28.85%,华为旗下哈勃科技持股4.03%。此外,华润微电子等产业资本也位列股东名单。

华为的参投并非偶然。碳化硅功率器件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而电动汽车正是碳化硅应用最广泛的领域,2024年占全球市场的74.4%。

对于致力于电动汽车业务的华为来说,投资碳化硅产业链具有战略意义。

闽地归鸿

瀚天天成的故事,是一个闽籍科学家回馈乡梓的故事。

今年66岁的赵建辉是瀚天天成的创始人、执行董事兼董事长。他于1982年在厦门大学获得物理学理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于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赵建辉是碳化硅行业内的顶级科学家,专注于碳化硅技术研究超过35年,是全球第一位因对碳化硅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做出重大贡献而获选IEEE Fellow的研究者。

2010年,在厦门市大力发展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邀请下,赵建辉放弃美国的学者工作,选择回到福建创业。2011年,他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创办了瀚天天成。

赵建辉与闽地的关系深厚。自2021年12月起,他一直担任厦门大学的讲座教授。瀚天天成的多位董事会成员也毕业于厦门大学,形成了强大的“厦大系”网络。

财报透视

从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这家闽企的业绩存在波动。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1亿元、11.43亿元和9.74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4.8%。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22亿元和1.66亿元。

对于2024年收入下降,瀚天天成解释称,外延片销售收入的略降主要是由于核心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公司对应提供了价格调整;

而外延片代工收入的下滑,则是由于一些客户因前一年的大量采购而减少了需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毛利率。报告期内,瀚天天成的毛利率分别为44.7%、39.0%、34.1%,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2025年前五个月,毛利率进一步降至18.7%。

此外,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相应年度总收入的86.5%、82.1%、81.2%。

其中,最大的客户贡献了超过4成的收入。

风起东南

瀚天天成冲刺港交所之际,正是福建半导体产业崛起之时。

全球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增长迅速,预计到2029年销售额将达到136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中国碳化硅外延片市场的增长速度更是快于全球市场。按收入计算,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32.2%,显著高于全球市场24.3%的复合年增长率。

然而,行业也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成熟带来的成本优化及产能提升,全球碳化硅外延芯片的价格在2020年至2024年间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碳化硅外延行业已形成多强并立的竞争格局。除瀚天天成外,天域半导体、天科合达、天岳先进等企业在不同细分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出海新途

对于“弃A转H”的原因,瀚天天成在招股书中解释,联交所将为公司提供国际平台,提升在全球的市场知名度;获得国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有助于吸引国际人才。

港股上市更符合闽商“出海”传统与国际化战略。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来自亚洲及欧洲市场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6.4%、93.5%、96.6%。

其中,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8.1%降至2024年的21.3%,而来自大中华区以外的收入则从61.9%提高至78.7%。

不过,港股市场对科技公司的估值一直较为谨慎。这家闽企能否获得理想估值,还要看市场对其业务模式和发展前景的认可程度。

全球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9.9%。在这场关乎未来能源革命的竞赛中,闽商企业已抢占材料领域制高点。

从爱拼会赢到智拼共赢,瀚天天成赴港上市,不仅是闽商精神的科技注脚,更是福建硬科技实力的全球展示。

编辑:张   辰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闽商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