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一指不用心,一指用心。
前者,譬如你正在读一本书,有客人敲门,你本能应声而起。你还能坐得住,一心一意地阅读吗?而且客人即便是生人,你也不能达到置若罔闻、隔身世外、充耳不闻。熟人,似乎也不能立马寒暄问好、插科打诨!这还不算,若是有家人与之呱呱叨叨,有些话居然直击你沉默的软肋,你还能阅读得进去吗?当然,读着读着,你就束手就擒,无辜“走心”了!
当然,这并非普遍情形,大多数时候,在悄无声息的“大数据”环境中,书指引了你前进的方向,整体看来平静柔和的盎然姿态,也有低到尘埃的安然与笃定。无论是嘈杂环境中读书的静谧虔诚,还是良禽择木而栖的生态,都显示着阅读的魅力,宣泄着世态炎凉,或还有阅读的神圣与膜拜。
不上心的阅读,其实不只是外界的干扰所致。内心的不平静,忐忑不安,皆是“走心”的罪魁祸首。有时阅读就像听课一般,很多人逃不脱“左耳进,右耳出”的尴尬;阅读,如果(定力)水平达不到抑或你不屑,都可能导致所谓的“一目十行”却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抑或只是读字而望文生义,如行尸走肉。
人们说读书应该“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这确实需要足够的定力。对于老顽童黄永玉来说,他笔下的生活况味,皆不属于“阅读者”的范畴,而只是一些无关痛痒、草率潦倒的风花雪月,却能直抵人心最柔软温暖的地方。我们读他的画,却可以品味出一种亘古八荒、穿越时空的场景与性情,让人心有说不出的惬意。所以,每次读到黄永玉的画,我的心总是安静肃穆虔诚执着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只要你愿意,你立马可以天马行空地成为画中的可爱的“老头”;再升级一下,生活的琐碎和烦恼都可抛到九霄云外;世界和时间,不过过眼云烟。
反过来,功利的阅读,显然不属于走心的阅读。你带着功利目的,就像给阅读披了一层整洁却破旧的袈裟,阅读时,你在对自己撒谎,心游走于金榜题名、飞黄腾达。
走心,是在心之外随波逐流,还是在心中驻扎坚强的灵魂?走心的阅读,是让阅读与自己搭上交流的雀台,还是被阅读牵着耳朵走,我想,每个人心中有每个人的答案。唯一不变的是:走心,不管是正解反诘,需要解构的不过是我们尘世之中的那颗阅读的虔诚之心。最佳的走心,好比和尚敲木鱼,声音可以静谧到尘埃,也可以扩散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