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市中心的古谯楼是兴化古城墙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许武 摄
“两集全部看完,作为兴化人的自豪感一下被激发出来,原来我们的城是这样有气节有底蕴的城。”“制作精良,内容完整,一帧一画都是快要溢出屏幕的浓浓乡愁。”4日至5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纪录片《记住乡愁》之《兴化——妈祖故里 挑山担海》,“乡愁”“自豪感”成了众多莆田市民、网友收看后提及频率最高的词。
“片中,古代莆田和近代莆田在历史长河和纪录影像中交汇,让人看到更全面的莆田。对莆田人而言,被唤醒的不仅是乡愁,还有那久远的不论贫富、皆乐诗书的读书氛围和回溯原初、诚信经商的商业本分。”莆田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表示。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北接峰峦起伏的戴云山脉,东临汹涌广阔的台湾海峡,挑山担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为这座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提供了有利发展条件。
木兰溪是兴化儿女的“最美家乡河”,也是首批“全国示范河湖”。它从戴云山东部逶迤而来,流经1700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浩浩荡荡注入兴化湾。沿木兰溪畔驻足远眺,长河安澜,两岸秀色,三时有花,四季常青。
千百年前,兴化平原本是一片海滩与沼泽。北宋中期,经过不断地围垦开发,海岸线日渐扩大,南、北洋平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势低,海水顺着木兰溪河道倒灌,每逢雨季便泛滥成灾,致使两岸农田颗粒无收。农业以水利为命脉,让溪海归流、引溪水灌溉农田,成为当时兴化百姓最迫切的诉求。
公元1064年,16岁的长乐女子钱四娘倾其家资围堰筑陂,陂却在一场大洪水中被毁。钱四娘悲恸不已,愤而投水。受其精神感召,木兰溪上的治水者前赴后继,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在1083年建成木兰陂。
“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木兰陂屹立千年而岿然不动,发挥着它引流、蓄水、排洪、灌溉的作用,将木兰溪改造成为滋润莆阳大地的生命源泉,福泽一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灿烂的科举文化彪炳史册,也化为兴化古城特有的文化基因,代代相承,诗礼传家。
历史上的莆田,被称作“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历代涌现出21名状元、17名宰相、2482名进士,蔚为大观。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戊午科省试,进士总数293人,兴化举子16人榜上有名。其中更是出现了魁亚联登、四异同科之奇。发榜后,宋高宗亲临祝贺,问状元、榜眼:“卿土何奇?”榜眼陈俊卿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高宗称赞不绝,此联流传千古,莆仙百姓自是耳熟能详。
“家贫子读书”的祖训,成就了辉煌的“文献名邦”。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士群体光芒闪耀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群人的身影——兴化商帮。他们“勤勤做,俭俭开”,远离家乡行走天下,逐渐形成了经营干果的“桂圆帮”,经营糖业的“糖帮”,经营航运业的“海帮”。他们以地域、亲情、乡谊为纽带,足迹遍布各大商埠,成就“无兴不成镇,无莆不成市”的商业传奇。
兴化商人不仅能吃苦、善经营,而且珍视信誉、急公好义。去南洋谋生的兴化人,只要创业有成,就会回乡建厝、反哺家乡。如今,莆田大大小小的村庄里,常可见侨宅或侨楼。这一栋栋融合了中式风格与南洋风情的老厝,既是他们荣归故里的不朽见证,也是他们远渡重洋的寻梦落笔。
古城兴化人,或以文采风流骄人,或以松柏之质垂范。文献名邦的书香墨韵、兴化商帮“敢为天下先”的壮志豪情、“立德 行善 大爱”的妈祖文化内核均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之中,融为兴化人血液里的基因密码。
沧海桑田,流转千年时光。如今,作为兴化古城墙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古谯楼静坐于繁华的莆田市区中心,青石不语却了年华事,它见证着莆田这座“古府新市”日趋强健,以“文献名邦”的古邑风范、“海滨邹鲁”的新城风貌,昂首迈进新的五年。